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(记者孙红丽)近日,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2年最美医生名单,丁仁彧、马文义、许润三、孙宁、张静、周行涛、胡敏华、高琪、管向东、潘凤等10名个人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流调专家队光荣入选。
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,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。他们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崇高精神。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他们义无反顾冲上一线,顽强拼搏、日夜奋战,全力以赴救治患者,坚决阻断疫情传播,赢得了高度赞誉。8月19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中外记者见面会,2022年“最美医生”中的4位个人和1位团队代表出席并分享从医经历和体会。
生命至上 千方百计治病救人
作为重症医学专家,2020年2月2日,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丁仁彧和队员们组成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奔赴武汉。在武汉期间一共救治了129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。
丁仁彧回忆,其中最难忘的还是救治新冠的急危重症患者“小飞”,他当时只有35岁,他的女儿只有4个月大,他的妻子每次打电话,都一直流泪着拜托大家,一定要想办法把她的丈夫救过来,让自己家人团聚。
在救治的过程中,“小飞”经历了感染休克、多脏器功能衰竭,还有上消化道大出血、多部位血栓,以及脑出血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,使用了26天的ECMO。在丁仁彧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,“小飞”一次又一次从死亡线上活过来,最终转危为安。
“昨天,我收到了医师节最好的礼物,就是'小飞'的爱人,带着宝宝发来的一个语音,问候医师节快乐。”会上,丁仁彧笑着分享了这份珍贵的语音。
“哥哥,我们一起继续加油,等我长大了找你玩哟!”“小飞”女儿稚嫩的声音让在场的嘉宾都会心一笑。
“他的救治过程,是我们重症医疗队在武汉甚至在后期抗疫的一个缩影,也充分体现了我们重症人对生命至上的不懈追求。”丁仁彧说。
引进来走出去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
“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位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,海拔平均3700多米,牧民群众居住比较分散。五年前,很多诊疗技术医疗水平比较欠缺。这几年,在党和国家对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扶持下,藏区的医疗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人民医院院长、主任医师马文义表示。
马文义说,曾经有一个患者,当时38岁,因外伤导致腹腔多发性脏器破裂、失血性休克,生命垂危。医院以最短的时间,建立中心通道,做了手术,手术很成功。
“做完手术之后,一家人再次来到医院,哭着拉着我们的手道谢,他们说假如送到上级医院诊治,时间来不及,肯定生命垂危了。”马文义说。
大病不出省,一般病在市县解决,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,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。马文义说:“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,引进来、走出去,形成长期的人才培养方式,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。”
力所能及 为患者创造更宽松的社会环境
22年前,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被确定为江西省艾滋病治疗中心,胡敏华被任命为首任护士长,就这样开始了艾滋病护理工作。
“艾滋病感染者特别是新发的病人,刚刚确诊感染,对疾病的恐惧,艾滋病带来的病耻感,往往让他们心生纠结,很多人会选择不告诉家人,也不和朋友倾诉。为此医院开通了热线电话,每天保持电话的畅通。”胡敏华说,这么多年来,自己手机里已经储存了1000多个患者和家属的电话,还有很多的微信号,希望通过这样的联系,及时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危机干预的服务。
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比较微弱的,胡敏华说,医院发挥团队作用,组建了抗艾服务队,建立以“医院、疾控中心、家庭、志愿者”四位一体、线上线下互动的工作模式,实现病人的健康宣教、心理干预、辅助诊疗全流程的服务。
“人吃五谷杂粮,所有人都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,不能因为某人得了艾滋病,就对他产生歧视,让病人有病耻感。应该给予病人更多的支持和关怀,为他们创造更宽松、更温暖的生存环境。”胡敏华呼吁,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,和其他的传染性疾病没有什么不同,大家要科学认知艾滋病,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。
做好科普 让眼科手术越来越少
结合实际工作,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、眼科主任医师周行涛表示,现在患者越来越多,特别是近视患者,近视手术越来越多,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也越来越多,并且有低龄化、高度近视发展的趋势。因此,必须要前置,把“防”的源头抓住,并且,自己也下定决心,做科普这项工作。
“对近视防控而言,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,大家希望能有儿童近视的眼药水,最好是神乎其神的眼药水,但最好的眼药水也许就是健康科普,可以说健康科普是最好的防护眼药水,也是爱眼护眼的,每个医生都应该去做。”周行涛说。
周行涛还说,科普的形式要亲切友好,让孩子们感到走心、走神。走心是让孩子们自觉转化为行动,走神是因为要告诫这些家长,不要进入一些误区。
”需要把近视的防控科普作为一个公益事业。只有这样,儿童近视的防控、成年人的近视矫治、中老年人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的防治,也就是将全生命周期的视觉健康、眼健康串起来,才能做得更好。“周行涛强调。
周行涛建议,尽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,尽早建立眼健康的档案,多一份对儿童视觉的关怀,就会减少一份高度近视的风险。“作为一名医生,我希望,眼科手术越做越好,但是必须同时越做越少,因为防住了源头就可以做的少了。”
追求早和准 获得疫情防控最大效果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病毒不断发生变异,呈现点多、面广、范围大的特点,这对流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实践证明,流调在疫情防控当中确实是非常关键的。
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?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流调专家队代表、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党委书记、研究员卢金星表示这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,因为现在的病毒变化太快了,从阿尔法、贝塔到伽马、德尔塔到奥密克戎,现在奥密克戎从1、2、3,现在到5了,老在变。一个总的规律就是,它的传播能力和隐匿性更强了,它的潜伏期不到3天,2.8天左右,它的传播系数9.5。形象的说,一个阳性感染者,如果不加干预的话,他在三天之内就能够传9.5个人,将近10个人,10天之内能传100个人,这是理论的,事实是采取了干预措施的。
卢金星强调,早和准是付出最小的代价,获得最大效果的前提。早是越早越好,因为它传的快,一旦发生疫情以后,第一时间识别出源头在哪,它的传播链条是什么,它可能涉及到哪些人、哪些疫点、哪些范畴空间,这些都需要流调队员第一时间搞清楚。所以说,“早”是前提,因为稍微晚一点,疫情就会蔓延。
还有是做到“准”。这需要除了公卫之外,还要公安、工信等相关专家一起研判他的行动轨迹,如果是物传,物是从哪儿来的,要到哪儿去,这些要精准的研判,判的越准,划的范围就越小。